时间:2023-05-17 13:17:01 | 浏览:152
继一年前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中心在成都高新区落成之后,5月21日,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也在同一地点正式启动。
该创新中心将融合智能制造的创新与研发,汇聚离散与流程制造软硬件技术的创新,成为集创新中心与数字化工厂于同一城市的示范基地。
说起西门子的数字化工厂,就不得不提到2011年,西门子(中国)就在成都高新区启动建设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及研发基地。该基地是西门子在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工厂,是继德国和美国之后西门子在全球的第三家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中心,也是西门子践行德国“工业4.0”的数字化工厂的典型代表。
这家数字化工厂,被认为是最接近“德国工业4.0”的样板工厂,到底长啥样?近日,南方+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营。
少见叉车,车间楼下藏着“传输带”
到访西门子成都工厂,这里全程不许拍照,所有门都需要刷卡进出,管理非常严格。
研发基地相关负责人李永利首先引领大家参观的是一楼小平层,有点儿像地下车库,看不到一个人,只有传输带,产品在集成轨道上不知疲倦地流动。
楼上是生产车间,几乎所有的物料都是通过这些一楼传输带来运输,需要往车间送的就通过直梯运输。
所以,在整个西门子成都工厂,都很少看到叉车,车间也很少看到堆积如山的物料和半成品,所有等待或者加工好的物料都迅速转移到楼下的传输带。
在生产车间的一侧墙上,展示了西门子工厂的各种产品,包括工控产品、PLC、人机界面等等,其中一个不太起眼的小盒子,它主要用于收集工业场景中各种终端和设备的数据,然后上传到西门子MindSphere云平台中。
数据先行,每个物料都背负“身份证”
装配生产线上,如果操作员需要物料,只要点一下工作台上的电脑显示屏,几分钟后所需物料就会准确地自动出现在指定地点。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每天都在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出现。那么,这些信息是如何输送的呢?
在每一个物料的背面,都贴有一张一维码,整个工厂有超过10万张一维码,这就像是一个出租车号,里面装了多少乘客,什么时候上下车,等等,都有记录。
这就像是一个“身份证”,从生产日期到进入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其中;也好比个人履历,终身可以追溯,也只有有了这些数据,才能对后续的预判、优化做出更多改进。
由研发环节产生的数据在工厂各个系统间实时传递,数据的同步更新也避免了传统制造企业经常出现的由于沟通不畅产生的差错,使效率极大提升。
一个先进的工厂竟然还在使用一维码?李永利解释,其实一维码就够用了,而且成本更低,有些东西看着很先进,但一维码其实最有效。
最先进工厂不是直接买最先进设备
在李永利看来,想升产品质量,就必须提升自动化程度,因为自动化是不会出错的。
提高自动化、实现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就意味着直接购买最先进的设备?“其实不然,因为明年的设备,一定会要比今年更先进,那你是不是马上要换新的设备?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对原有设备不断进行优化。”
在成都工厂,有不少抓取机器人来自库卡,但李永利说,并不是说买了最先进的机器人就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就好比大家的电脑,现在电脑的生产技术并没有显著区别,用电脑来做哪些操控,这才是最关键的。
再比如,很多工厂已经存在了,那是不是要推倒重建才可以实现最新生产方式?当然不是,而是要进行数学模型的重构,哪些地方可以提升,哪些地方可以淘汰,用流程来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把工厂搬到电脑模型中来运转,通俗来说,买了一台机器人,就要有一个机器人的数学模型,和机器一起协作的工作,他的一举一动也要用数字模型来描述。
发生问题——人解决问题——将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流程固化到装备和生产线中——对相似问题自动解决或避免……这成为德国解决问题的一条主线。
项目上马前先在网上模拟“跑”一遍
接下来,李永利向大家介绍了“数字化双胞胎”。
在数据存储领域,有一个技术名词“镜像”,所谓的“数字化双胞胎”与镜像的概念很像,它对实际的产品制造、生产流程,甚至整个工厂管理进行了“镜像”,再现了一个完全虚拟环境中的测试、生产过程。
南方+记者也在广汽新能源工厂见到了这种“数字化双胞胎”,对动辄以亿元为单位的投资来说,产品线是否能达到预期,就要先在数字化世界先“跑”一遍,将工厂实际生产过程和数字模拟过程保持高度一致。
李永利说,第一代产品开发前要先做仿真测试,进行验证,“很多问题不是测出来才发现,而是要先测试几乎所有问题,才上马项目”。
“一个螺丝钉要多久,电脑会可以测试出来。”李永利说。
再比如,机器手臂把物料从箱子里拿出来,再放到台上测试加工,又放回箱子里,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需要很大的优化。
在优化中就发现,机器臂抓取物料插入某个卡槽前,物料带有一度的摆幅,需要停顿一下,带物料静止,才能实现精准插入,但就是这个不易察觉的停顿,对分秒必争的生产线来说,容易造成后续的产线“堵车”,因此就需要进行优化。
在他看来,现在很多人在谈信息、流程自动化,这是全球制造业与供应链的特点,其实很多时候是把手动繁琐工作不断替代,发展到几年后就可以形成一些小工具,这还只是数字化初级阶段,如果升级到平台,这些工具就可以形成协同合作,实现平台间的合作。
产品出质量问题可源头追溯
李永利说,制造业最难的就是提升质量,很多说自己的产品质量能达到99.999%,但其实这是指产品出厂时的质量,而不是产品生产中的质量,理论上产品出厂时质量都应该是百分百,哪怕卖出一亿件产品有一个坏的,都是不可接受的。
李永利引用了一个词,叫“出错率”(dpm),即100万个零部件里出现的所有差错,就在今年4月,西门子成都工厂的dpm为百万分之二,好在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倒查,比如生产线上贴某个元器件时发生了12次失误,其它环节的失误也分别有12次、10次等,这些失误在哪条线上、哪个产品、哪个时间发生的,系统都可以自动呈现。
“既然已经查找出了问题,接下来就应该是优化了,那么下一次是不是可以把dpm降低到1.9、1.8?”李永利说,出错率就是这么一点点降低的。
生产出来的产品,平均每两天就要分别往西门子位于德国、苏州的工厂,而这些产品生产出来后,停留在成都工厂的时间,最长将不超过12个小时。
在出货之前,这些产品都存放在立体仓库。这个立体仓库也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站,高达几十米的货柜,一个分为7个巷道,每个巷道是1.7万件产品,整个超过10万件产品,全是乌漆嘛黑一遍,仿佛大片中的场景。
在走出立体仓库前,南方+记者不由得回想了开头的一句话:生产订单刚开始的时候,超过5000多种配料即开始自动分配……
【记者】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继一年前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中心在成都高新区落成之后,5月21日,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也在同一地点正式启动。该创新中心将融合智能制造的创新与研发,汇聚离散与流程制造软硬件技术的创新,成为集创新中心与数字化工厂于同一城市的示范基地。说
一.西门子冰箱怎么样?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电气电子知名企业之一,西门子冰箱的品质较好、外观更经典、品质更佳、噪音更小、保温保鲜效果在同类品牌中属佼佼者。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西门子电冰箱箱体较厚,这在冰箱中算是优势,作为冷藏时,会有很大的
澎湃新闻记者 邵文工业制造巨头西门子已与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供应商英伟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在工业环境中应用数字孪生技术。6月30日,记者获悉,西门子和英伟达计划连接开放式数字业务平台Xcelerator与3D设计和协作平台Omniverse
“我和贝索斯都认为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需要更多的工作机会,西门子有38万员工,亚马逊有30万,但亚马逊每创造一万个工作机会就要挤掉一万五千个工作机会。”《财经》记者 韩舒淋/文 马克/编辑2018年3月27日,凯飒在北京接受《财经》专访61岁
2014年9月27日,在位于北京新源街的西门子品牌直营店内,博西家电就股权变更的情况做出了官方的说明。为了参加此次官方说明会,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CEO盖尔克先生专程从德国慕尼黑赶回北京,在说明会上对大家都较关注的问题,一一作
楚天都市报9月10日讯(记者高东起 通讯员刘娟涓 张争)9月10日,2020西门子中国数字化创新峰会隆重开幕。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Lothar Herrmann),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落地创新,共助韧性发展》的演讲,他说创
21世纪经济报道 夏旭田 北京报道中国的“双碳”目标不仅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也为经济社会系统化、规模化的减碳提出了新的要求。刚刚履新不久的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博士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
欧洲最大工业集团之一西门子股份公司近日宣布“下一代公司管理层”,该公司首席技术官、去年10月正式履新副首席执行官的博乐仁(Roland Busch,55岁)将接替现年62岁的凯飒(Joe Kaeser)成为新一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门子称,
像手机的苹果iOS系统一样,德国制造巨头西门子股份公司(下称西门子)正在打造工业制造领域的操作系统。这个基于云的开放式操作系统叫做MindSphere。“如果你想要一个粉色的冰箱,要三分之二(体积)的冷冻、三分之一的冷藏,冷冻的部分还要特殊
注:各大公司财政年度的起始时间不同于自然年,因此会出现财政季度、年度等与自然年不一致的情况。工业、电气、自动化
1、事件:西门子和微软宣布合作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工业生产力根据西门子官网信息,西门子和微软正在利用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工业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工程、制造和运营生命周期中推动创新和效率。双方正在合作将西门子的产品
记者 | 周小飏 何苗苗编辑 | 杨悦 张慧作为西门子新架构下三大运营公司之一的天然气与发电集团,仅存留一个多月后,仍然没能逃脱被剥离的命运。5月7日,西门子宣布剥离旗下油气与电力集团(GP),将其单独分拆上市成立新公司,并转让其在西门子歌
文|周小飏编辑|张慧在距离旧金山24英里的加州圣拉蒙,美国通用电气(GE)在七年前悄悄地设立了一个数字化中心。GE时任CEO杰夫•伊梅尔特(Jeffrey R. Immelt)招募了数百位软件工程师,为的是将GE变成“全球十大软件公司之一
本地化部署能力不足所引发的数据安全担忧是西门子MindSphere在华推广的最大挑战,其落地伙伴阿里云的类似产品亦与其构成潜在竞争《财经》记者 韩舒淋/文 马克/编辑全球业界知名度最高的两个工业云平台之一落地中国市场一事终见分晓。9月19日
工业巨头西门子和GE相继拆分,是向市场的一种妥协。美股周二开盘前,通用电气(GE)宣布将公司拆分为三家独立的公司,分别专注于航空、医疗和能源,标志着这家拥有近130年历史的美国工业巨头走向分裂。根据GE的计划,医疗和能源部门的拆分将分别于2